徕卡 DVM6:显微镜软件与辅助设备协同优势
徕卡研究级超景深数码显微镜 DVM6 的出色表现,不仅依赖于硬件的优质配置,其配套软件的功能设计与丰富的辅助设备,更是为用户打造了高效、灵活的微观观察体系,能适配更多复杂场景,助力用户轻松应对各类观察与分析任务。
在软件功能方面,徕卡 DVM6 搭载了专属的图像分析软件,该软件界面简洁直观,即使是初次使用的用户,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核心操作。软件支持图像拼接功能,当需要观察样本的大面积区域时,用户只需在软件中选择 “拼接模式",设备会自动拍摄多个局部图像,并快速完成拼接,生成完整的大面积样本图像。例如在观察 PCB 板的整体线路布局时,无需手动移动载物台反复拍摄,软件可自动完成从板头到板尾的图像拼接,清晰呈现所有线路的连接状态,方便检测是否存在线路错位、短路等问题。
软件还具备图像标注功能,用户可在拍摄的图像上添加文字、箭头、圆圈等标注,标注颜色与大小可自由调节。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金属晶粒结构时,可通过标注功能圈出异常晶粒区域,并添加文字说明该区域的晶粒尺寸、形态特征,便于后续研究报告的撰写与团队间的交流。此外,软件支持数据导出功能,可将拍摄的图像、测量的数据以多种格式(如 JPG、Excel)保存,方便数据的归档与共享。
辅助设备的适配进一步拓展了徕卡 DVM6 的使用场景。其支持多种载物台附件,如样本夹具、旋转载物台等。在珠宝检测领域,检测人员可使用样本夹具固定珠宝,避免观察过程中珠宝移位;若需要观察珠宝的侧面、底部等不同角度的细节,可搭配旋转载物台,通过旋转载物台调整珠宝的摆放角度,无需反复拆卸、安装样本,提升检测效率。
徕卡 DVM6 还可适配显微成像系统,将显微镜与电脑、投影仪等设备连接。在高校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显微成像系统将显微镜观察到的微观图像实时传输到电脑屏幕、投影仪上,让全班学生清晰看到样本的细节,如细胞结构、微生物形态等,改变了传统教学中 “一人观察、多人围观" 的局限,提升教学效果。
在使用流程上,以借助徕卡 DVM6 进行食品包装材料检测为例,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食品包装材料样本裁剪成合适大小,放置在载物台上,使用样本夹具固定;第二步,打开配套软件,选择 “环形照明" 模式,开启 “自动聚焦" 功能,通过软件调节放大倍数至 500x,定位到需要检测的区域(如包装材料的密封处);第三步,使用软件的 “图像拍摄" 功能拍摄密封处的图像,若发现疑似密封不严的区域,可调节放大倍数至 1000x 进行细致观察,并使用 “图像标注" 功能标记该区域;第四步,通过软件的 “尺寸测量" 功能,测量密封不严区域的宽度、长度等数据,将图像与测量数据导出保存,生成检测报告。
徕卡 DVM6 参数表(软件与辅助设备相关):
凭借功能丰富的配套软件与灵活的辅助设备适配能力,徕卡 DVM6 不仅能满足常规的微观观察需求,还能应对珠宝检测、食品包装材料检测、高校教学等多样化场景,为不同领域的用户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微观探索解决方案。
徕卡 DVM6:显微镜软件与辅助设备协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