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与小型科研场景中,三维光学测量设备需兼顾操作简便性、成本可控性与基础测量功能,既要满足学生对测量原理的学习实践,又要为小型科研项目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持。ContourX-100 三维光学轮廓仪以入门级定位、简洁设计及实用性能,成为这类场景的适配选择,助力教学开展与科研推进。
产品细节与用材的场景适配
针对高校实验室空间有限、使用人群多样(学生、教师)的特点,ContourX-100 在细节设计上注重便捷性与安全性。机身采用轻量化设计,重量仅 40kg,尺寸为 350mm(W)×450mm(D)×600mm(H),可轻松放置在实验室普通实验台,无需专门预留大型设备空间,且搬运移动方便,便于根据教学需求调整实验室布局。
仪器外壳采用圆润边角设计,避免学生操作时意外磕碰受伤;操作面板按键布局简洁,标注清晰,搭配高清液晶显示屏,学生可快速识别功能选项,降低操作学习难度。光学部件采用封闭式保护结构,减少灰尘进入与意外触碰造成的损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实验室维护成本。此外,样品台选用防滑耐磨的 ABS 材质,搭配简易可调节夹具,能适配教学与科研中常见的小型样品(如金属薄片、塑料试件、薄膜样品),且清洁方便,适合多人轮流操作使用。
产品性能的场景针对性表现
基础测量功能满足教学科研需求
高校教学中,学生需掌握表面粗糙度、台阶高度、薄膜厚度等基础参数的测量原理;小型科研项目也多围绕这类基础数据展开分析。ContourX-100 的 Z 轴最大扫描量程≤2mm,垂直分辨率<0.05nm,水平分辨率 1.0μm(Sparrow 准则),可精准完成上述基础参数测量,如测量金属样品表面的粗糙度 Ra 值、薄膜样品的厚度均匀性、台阶样品的高度差等,为教学演示与科研数据采集提供可靠支持。
仪器配备的 VisionXpress 精简版分析软件,界面简洁,功能聚焦基础数据处理,学生可快速掌握参数设置、数据读取与报告生成流程,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复杂操作,便于将精力集中在测量原理理解上;同时,软件支持数据导出为常见格式(如 Excel、图片),方便科研项目后续数据整理与论文撰写。
操作简便性适配教学实践
高校教学中,常需在短时间内让多名学生完成操作实践,ContourX-100 的手动操作模式流程简化,仅需 “放置样品 - 调整位置 - 设置参数 - 启动测量" 四个核心步骤,学生通过简单培训即可独立完成操作。参数设置界面提供预设模板,涵盖金属、塑料、玻璃等教学中常见材料的基础测量参数,学生无需自行调试复杂参数,只需选择对应模板即可启动测量,大幅缩短操作时间,提升教学效率。
此外,仪器配备实时图像预览功能,学生可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测量区域,直观理解样品定位与焦距调整的原理,增强教学实践的互动性与直观性;测量过程中数据实时显示,学生能清晰看到测量参数的变化,加深对测量原理的理解。
成本可控性贴合高校预算
高校实验室设备采购常受预算限制,ContourX-100 作为入门级产品,在满足基础测量功能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了设备成本,适合高校批量采购或小型科研团队有限预算投入。同时,设备功耗较低,日常使用成本低;光学部件与核心组件稳定性强,故障率低,减少后期维护费用,进一步降低实验室长期使用成本,贴合高校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参数表(高校教学科研场景重点关注项)
场景具体用途
高校实验教学
在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实验课程中,用于开展三维光学测量原理教学,如让学生通过测量不同材质样品的表面粗糙度,理解测量参数与材料性能的关联;通过测量台阶样品的高度差,掌握三维轮廓仪的测量精度与误差控制方法。同时,可作为综合性实验项目的核心设备,让学生完成 “样品制备 - 参数测量 - 数据处理 - 报告分析" 全流程实践,提升动手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
小型科研项目
针对高校教师的小型科研项目(如新型薄膜材料研发、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优化、微型零件设计改进),可提供基础三维数据支持。例如,在薄膜材料研发中,测量不同制备工艺下薄膜的厚度均匀性与表面平整度,分析工艺参数对材料质量的影响;在金属表面处理研究中,测量处理前后金属表面的粗糙度变化,评估处理工艺的效果,为科研项目提供数据依据。
学生创新实践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设计中,ContourX-100 可作为关键测量设备,帮助学生完成项目中的表面质量检测与数据采集工作。如学生开展 “微型塑料零件 3D 打印质量优化" 项目时,可通过仪器测量打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与尺寸偏差,分析打印参数对零件质量的影响,为优化方案提供数据支撑,助力学生完成创新实践与毕业设计。
高校教学科研场景使用说明
设备安装与教学准备:将仪器放置在实验室水平实验台,连接电源与电脑(安装 VisionXpress 精简版软件),完成设备自检与校准(使用 NIST/PTB 可追溯台阶高度标准样品,定期手动校准,建议每学期开学前校准一次)。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好待测样品(如不同粗糙度的金属片、不同厚度的薄膜、台阶样品),并提前在软件中设置好对应测量参数模板,方便教学时快速调用。
学生操作教学:教学时,先向学生讲解仪器结构与测量原理,结合显示屏展示的实时图像,说明样品定位、焦距调整的方法;再演示参数设置流程,重点讲解预设模板的选择与关键参数(如扫描量程、分辨率)的含义;最后指导学生轮流操作,从样品放置、位置调整到启动测量,逐步掌握操作步骤,教师在旁观察指导,及时纠正操作错误,确保学生安全规范使用设备。
科研数据采集:开展科研项目时,根据实验方案准备样品,确保样品表面清洁(用无尘布蘸取酒精擦拭)。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若测量薄膜厚度,可设置较小扫描量程(如 0.1-0.5mm),确保数据精度;若测量表面粗糙度,可选择合适倍率物镜(如 10X 或 20X)。测量完成后,利用软件基础分析功能处理数据,导出为 Excel 格式便于后续分析,同时保存三维形貌图,用于科研报告与论文配图。
设备日常维护:教学科研结束后,及时清洁样品台与夹具,去除样品残留;关闭设备电源与电脑,盖上防尘罩。定期检查光学镜头是否有污渍,若有则用专用镜头纸蘸取镜头清洁剂轻轻擦拭;每月检查设备连接线是否松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记录使用人员、使用时间与设备状态,便于追溯维护。
ContourX-100 三维光学轮廓仪通过场景化的设计与性能配置,精准适配高校教学与小型科研的需求,既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测量实践工具,助力教学质量提升,又为科研项目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持,推动小型科研工作高效开展。
布鲁克轮廓仪:高校教学科研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