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机构的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对微观结构的高精度分析是推动研究进展的重要支撑。泽攸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 ZEM18,凭借较高的分辨率与丰富的分析功能,成为科研人员开展微观研究的得力工具。
产品细节
ZEM18 的机身设计注重稳定性与扩展性,机身底部设有防震减震装置,可有效减少外界振动对电子光学系统的影响,保障高分辨率图像质量。操作界面为专业级触控屏,支持自定义扫描参数(如扫描速度、采样点数、信号积分时间),同时配备鼠标、键盘接口,方便科研人员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与参数调试。样品室为多功能设计,除常规样品放置外,还支持低温样品台(-196℃至室温)、加热样品台(室温至 500℃)等附件的安装,可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样品微观变化(如材料的热膨胀、生物样品的冷冻观察)。设备配备高灵敏度背散射电子探测器,支持成分衬度成像与原子序数衬度成像,可初步分析样品的元素分布差异;同时预留能谱仪(EDS)、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接口,可根据研究需求后期升级,实现元素分析与晶体结构分析功能。此外,机身侧面设有样品预处理接口,可连接真空镀膜仪、离子溅射仪等设备,实现样品的原位预处理与观察。
产品性能
ZEM18 的高分辨率性能能满足科研级微观分析需求。其二次电子图像分辨率可达 2.0nm(30kV),在低电压(1kV)下仍能保持 5.0nm 的分辨率,适合观察易损伤的生物样品、高分子材料等;背散射电子图像分辨率为 4.0nm(30kV),可清晰区分样品中不同元素的分布区域(如金属合金中的相分离、复合材料中的成分梯度)。加速电压调节精细,0.5 - 18kV 的范围覆盖从低电压低损伤观察到高电压高分辨率分析的需求;放大倍数覆盖 10 - 200000 倍,可实现从样品宏观形貌到纳米级细节的连续观察。在图像采集方面,支持高分辨率静态拍照(最大分辨率 4096×3072 像素)与动态视频录制(帧率可达 30 帧 / 秒),可捕捉样品表面的动态变化(如材料在加热过程中的形貌演变)。此外,设备具备图像降噪、像散校正、自动拼接等高级功能,能提升图像质量与分析效率,如通过图像拼接功能可获得大面积(如 1mm×1mm)的高分辨率全景图像,分析样品的整体结构与局部细节。
用材讲究
为保障科研级性能与长期稳定性,ZEM18 的电子光学系统核心部件选用高品质材料。电子枪采用高纯度钨灯丝,经过特殊处理,发射电流稳定,使用寿命可达 300 - 500 小时,减少频繁更换灯丝对实验进度的影响;透镜系统采用无氧铜精密加工,配合多层纳米镀膜,减少电子能量损失与散射,保障电子束的聚焦精度。样品室内部采用不锈钢与钛合金复合材质,具备优异的抗腐蚀能力,可应对酸性、碱性样品的长期观察;样品台采用高强度铝合金,表面经过精密研磨,平整度误差小于 5μm,确保样品放置后的稳定性。探测器选用高灵敏度半导体材料,信号采集效率高,噪声低,能捕捉微弱的二次电子与背散射电子信号;内部电路采用低噪声设计,减少电子干扰,保障图像的信噪比。真空系统采用高品质分子泵与机械泵,真空度稳定且抽气速度快,可快速达到高真空状态,减少样品在低真空环境中的暴露时间。
参数详情
广泛用途
在材料科学研究中,ZEM18 可用于观察纳米材料的形貌与尺寸分布(如纳米颗粒、纳米管)、金属材料的相变过程、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为材料性能优化提供微观依据;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能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表面的黏附与增殖形态、病毒颗粒的结构特征(需配合低温样品台),助力疾病诊断与药物研发;在环境科学领域,可分析大气颗粒物的形貌与成分(需配合能谱仪)、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在地质学研究中,还能观察岩石矿物的微观结构、化石的精细形态,辅助研究地质演化过程与古生物生态。
使用说明
使用前,将 ZEM18 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科研实验室中,安装在光学防震平台上,确保环境温度波动小于 ±2℃/ 小时,远离强磁场、强电场与气流干扰。打开设备电源,进行预热(建议预热 1 小时),期间启动真空系统,检查真空度是否达到高真空要求(≤5×10⁻⁴Pa)。根据研究需求准备样品:金属、半导体等导电性样品需清洁表面氧化层与污染物;高分子、生物等绝缘样品需进行喷金或碳镀膜处理(镀膜厚度 5 - 10nm);若需低温观察,将样品冷冻后安装在低温样品台上,若需加热观察,将样品固定在加热样品台上并连接温度控制系统。将样品台安装到设备中,关闭样品室门,等待真空度恢复后,选择探测器类型与加速电压:观察表面形貌选用二次电子探测器,分析成分差异选用背散射电子探测器;低电压(0.5 - 5kV)适合易损伤样品,高电压(10 - 18kV)适合高分辨率观察。设置扫描参数(如扫描速度、采样点数),启动图像扫描,通过触控屏或电脑软件调节聚焦、像散校正、亮度与对比度,直至图像清晰。如需高分辨率图像,选择慢扫描速度与高采样点数,若需动态观察,选择快扫描速度。图像采集完成后,利用配套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如颗粒尺寸测量、灰度值统计、图像拼接等,并保存原始数据与分析报告。实验结束后,关闭扫描程序,待样品室放气后取出样品,若使用了特殊样品台,需按照说明书进行拆卸与清洁。日常维护中,每周检查一次真空系统的油位与滤芯状态,每月清洁一次电子枪腔体(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每季度对探测器与透镜系统进行校准;若发现图像分辨率下降、真空度无法达标等问题,及时联系厂家技术人员检修,避免自行拆解核心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