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ofar S wide联动多设备,检测更顺畅
一、与显微镜联动:宏观扫描 + 微观观察无缝衔接
在精密检测中,常需要先通过大视野掌握样品全局状态,再聚焦局部做微观观察,Sensofar S wide 能与光学显微镜实现无缝联动,省去样品转移的麻烦,让检测流程更连贯。
比如检测大尺寸半导体晶圆时,先用 S wide 做全局扫描,快速定位表面存在缺陷的区域(如划痕、凸起),并在软件中标记这些区域的坐标;随后无需移动晶圆,直接通过联动功能将显微镜镜头对准标记坐标,就能清晰观察缺陷的微观形态(如划痕的横截面结构、凸起的材质细节)。整个过程不用反复转移样品,既避免了样品移位导致的定位偏差,又节省了 “全局找区 + 微观观察" 的衔接时间,尤其适合需要同时获取全局分布与微观细节的检测场景。
对光学镜片检测而言,这种联动同样实用:先用 S wide 扫描镜片整体平整度,找到平整度超差的区域;再通过显微镜观察该区域的微观结构,判断是打磨瑕疵还是材质杂质导致的超差,为后续工艺调整提供更全面的依据,不用在两台设备间反复切换样品。
二、与生产管理系统对接:检测数据直连产线
在生产车间,检测数据需要及时反馈给产线,才能快速调整工艺、减少不合格品,S wide 支持与常见的生产管理系统(如 MES 系统)直接对接,实现数据自动流转,不用人工录入。
以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例,检测大型车门模具时,S wide 完成扫描后,会自动将模具型腔的平整度数据、缺陷位置信息同步至生产管理系统;系统实时统计该批次模具的合格率,若合格率低于设定标准,立即向生产部门推送预警,并附上具体缺陷数据(如某区域凹陷超差)。生产人员查看系统后,可快速调整模具加工参数,避免后续生产更多不合格模具。整个过程无需质检人员手动导出数据、填写报表,既减少了人工误差,又缩短了数据从检测到产线调整的时间,让质量控制更及时。
对电子行业的大尺寸电路板生产而言,数据对接同样能提升效率:S wide 将电路板的元件高度、焊点状态等数据同步至系统后,系统可自动对比不同批次的数据,若发现某批次元件高度偏差突然增大,立即排查贴装设备参数,避免批量不合格品流入下游环节。
三、与数据分析软件兼容:数据深度应用
除了自带的数据分析功能,S wide 还支持与第三方数据分析软件(如 CAD 设计软件、统计学分析工具)兼容,让检测数据能根据需求做深度处理,拓展应用场景。
在产品设计环节,可将 S wide 的检测数据导入 CAD 软件,与设计模型做精准对比:比如设计大型机械外壳时,导入外壳样品的检测数据后,CAD 软件会自动标记实际样品与设计模型的偏差区域,清晰呈现 “哪里尺寸不符、偏差多少",设计人员可直接根据这些数据优化图纸,不用再手动对照数据表格修改设计,提升优化效率。
科研领域需要对大量数据做统计分析时,S wide 导出的数据可直接导入统计学软件:比如研究不同工艺下大尺寸复合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将多组样品的检测数据导入软件后,可快速生成粗糙度分布曲线、标准差等统计结果,帮助科研人员判断哪种工艺更优,不用手动整理数据、绘制图表,减少重复工作量。
无论是与显微镜的 “全局 + 微观" 联动,还是与生产系统、分析软件的 “数据流转 + 深度应用" 协同,Sensofar S wide 都能打破不同设备间的信息壁垒,融入用户现有的检测与工作流程,让多设备配合更顺畅,进一步释放大视野测量的价值,成为提升整体工作效率的实用搭档。Sensofar S wide联动多设备,检测更顺畅